熱門文章
-
根據藥事法第四十條「製造與輸入醫療器材之文件與核可」規定:「製造、輸入醫療器材,應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申請查 驗登記並繳納費用,經核准發給醫療器材許可證後,始得製造或輸入。」國產或輸入醫療器材要在台灣販售之前,應事先申請衛生署發給醫療器材許可證之後方可製 造或輸入,醫療器材許可證有...
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
糖尿病患的足部護理
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問題是一個很常見而且嚴重的併發症,也往往使病人必須住院治療的因素之一。根據統計25%的糖尿病患者有足部問題,其中5-15%的病患需做截肢手術,而截肢的病患有30-50%在3-5年內,另一隻腳也要做截肢手術。
什麼原因引起腳部受傷?
因糖尿病患的腳部血管常會硬化,感覺神經也會麻痺(尤其血糖控制不好和容易受傷而不自覺,傷口也不易癒合)。以下是腳部受傷常見的原因:
‧ 燙傷:泡熱水、熱水袋、電毯、日曬、熱敷。
‧ 剪指甲時傷到皮膚或修剪方法不對。
‧ 自行修檢雞眼及老繭。
‧ 新鞋子發出水泡或破皮。
‧ 創傷、割傷、凍傷、抓傷。
‧ 赤腳走路、運動、工作。
‧ 鞋子太小或太大。
‧ 鞋內有異物(釘子、石頭)。
‧ 乾足,易導致皮膚脫屑與乾裂、龜裂。
‧ 香港腳。
腳部受傷時如何治療?
‧ 即使是一個小傷口也可能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面,不要以為傷口不痛就會沒事,傷口不痛反而不好,可能表示神經病變嚴重,故不可忽視它。
‧ 表皮或淺的小傷口:可用優碘消毒並包紮,每天換藥2-3次,到痊癒為止,如果傷口有發紅、腫脹、潰爛、顏色改變時應立即請專科醫生診治。
‧ 較大或複雜有發紅化膿的傷口,應立即請專科醫生診治,不可塗用中藥或偏方。
‧ 一旦有傷口,應馬上尋求處理,並讓腳得到充分休息。
如何預防腳部受傷?
‧ 每天檢查您的雙腳是否有水泡、紅、腫、破皮。
‧ 每天仔細檢查您的鞋內是否有異物。
‧ 每天要洗淨您的雙腳,趾間要保持乾燥。
‧ 每天擦拭潤膚劑如嬰兒油、凡士林以防乾裂。
‧ 穿襪再穿鞋。
‧ 不赤腳行動,不穿涼鞋。
‧ 不剪老繭、雞眼、亦不可塗任何藥物。
‧ 不用熱水袋、熱墊或電毯及泡熱水取暖。
‧ 修剪指甲時,用銼刀修平為佳,以免受傷,如視力不好則請家屬代勞。
‧ 以手腕測試水溫,不可用腳。
‧ 慎選鞋子:質軟、透氣散熱之圓頭皮鞋、鞋墊需柔軟富彈性。
‧ 如感染,立即就醫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